巍巍堂堂,黄檗流长。祖师之道,两国弘扬!
2023年5月21日(四月初三),是隐元禅师圆寂350周年纪念日,福清黄檗山万福寺隆重举行“黄檗中兴隐元祖师圆寂350周年纪念法会”。
上午10时,伴随蒙蒙细雨,法会正式开始,大雄宝殿内清净庄严。万福寺方丈定明大和尚与中国佛学院学生处主任觉灯大和尚,福建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厦门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厦门虎溪岩寺方丈净心大和尚,福州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闽侯雪峰寺住持传观大和尚,福清市佛教协会会长、南少林寺住持广智大和尚,晋江觉林禅寺住持明觉大和尚,福清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弥勒岩寺住持明灯法师、福清黄檗山万福寺首座戒提长老共同主法,拈香诵经。四众弟子铭念祖师梵行高远,德润两邦。
隐元禅师(1592-1673),俗姓林,名隆琦,字曾昺,号子房,福清人。1620年在黄檗山万福寺剃度出家,应请两任黄檗法席,苦心募化,拓土扩建,安僧弘禅,使万福寺规模远超前代,黄檗禅风大盛于东南。1654年,隐元禅师应邀率众东渡日本,在京都创建新黄檗山万福寺弘扬佛法,由此开创日本禅宗三大派别之一的黄檗宗,对日本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身前被日本后水尾法皇敕赐“大光普照国师”,于1673年四月初三在京都黄檗山万福寺圆寂。其后日本天皇先后共七次敕封加谥隐元禅师为国师或大师。
日本天皇七次敕封、加谥隐元禅师:第一次:宽文十三年(1673年)后水尾法皇敕为“大光普照国师”;第二次:享保七年(1722年)灵元上皇谥为“佛慈广鉴国师”; 第三次:安永元年(1772年)后樱町上皇谥为“径山首出国师”;第四次:文正五年(1822年)光格上皇谥为“觉性圆明国师”; 第五次:大正六年(1917年)大正天皇谥为“真空大师”; 第六次:昭和六十二年(1972)昭和天皇谥为“华光大师”; 第七次:令和四年(2022)令和天皇谥为“严统大师”。
隐元禅师一生“两开黄檗,应化西东”,不仅是一代佛教大师,还是一位文化巨匠。隐元禅师东渡前中兴福建古黄檗,东渡后创建京都新黄檗,被日本法皇尊奉为国师,赞颂其为“断际后身,法嘱王臣”,为日本传去已灭三百年的临济宗灯。1992年,赵朴初先生于隐元禅师诞辰400周年之际, 撰有“四百年来沧海换,宗风不改隐元师;开山过海非常业,立德传灯无尽年。”的献词,来赞誉隐元禅师东渡传法伟业。
隐元禅师是中日佛教所共尊的祖师,是中日两国人民所崇敬的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互鉴作出历史性贡献”,以隐元禅师为代表的黄檗禅僧东渡人数之众、时间持续之久、空间跨度之广、文化传播种类之多,堪称是东亚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
中国佛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班来山参学,共同参加了纪念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