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是人生修行的一大主题,人人都会忍受饥饿、寒、苦、热、冤枉、侮辱、委屈、诽谤、打击。
孟老爷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能在各种困境中忍气吞声是一种能力,凡成就大业者莫非如此。可这世界上毕竟还是凡人多啊,一直忍气吞声,宝宝做不到啊!忍无可忍怎么办?本期《悟了么》跟你探讨,忍气吞声是修行吗?
镇上有户人家的姑娘未婚生子,因害怕而谎称是寺院某禅师所为。于是一家人气冲冲地斥责禅师,并把孩子给禅师抚养。
此事传出后,禅师受尽侮辱与耻笑。多年后,实情大白,禅师望向在院中玩耍的孩童,目光慈爱,说道:“你的家人来接你了,跟他们回去吧。”
妙老金句
忍气吞声心不平,仅俱道貌之相形,不忿不怨不怀恶,是则名为真实行。
缘起:对于南普陀寺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来说,利用新媒体来展现、弘传佛法智慧,可以说是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因此,与凤凰网合作,正是促成了这样的因缘,运用媒体传播便利启迪心灵、体悟智慧,为社会大众搭建安放身心的正能量载体。
介绍:《悟了么》是由厦门南普陀寺与凤凰佛教联合出品的轻松接地气、传递正能量、智慧又幽默的5分钟微视频。每期围绕一个主题,看过路人、倾听名人、最后众法师分享、妙老解惑,获取多维度视角,贴近现实生活、审视人生世态、展开心灵空间,在喜闻乐见中品智慧文化。视频前的你,准备好开始“悟了么”?
妙老简介:妙老是大家对妙湛老和尚的亲切称呼,妙老1957年来到厦门南普陀寺,一生爱国爱教,为祖国、为人民、为佛教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有如弥勒菩萨的肚量、普贤菩萨的愿力、观音菩萨的慈悲。妙老的座右铭是“任劳任怨、委曲求全” ,而在1995年12月14日时,妙湛老和尚在病危之际用颤抖的手写下的7个沉甸甸的字——“勿忘世上苦人多”。《悟了么》也正是以新媒体的方式承载着妙老的悲愿,为大众带去智慧和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