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寺院新闻 > 正文
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将在南普陀寺召开
发布时间:2007/8/24 10:27:44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xmfx 浏览:1

 







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

——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

将在南普陀寺召开

 

 世界佛教论坛在中国大陆成功举办,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主题引起了全世界佛教徒的共鸣,中国佛教在世界的地位世人瞩目,中国佛教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倍受赞叹。然而,就在中国佛教如日中天阔步向前的时候,海外学术界的大陆佛教极少有高僧,大量的是中低僧!、境外一些媒体的中国大陆九成和尚娶妻生子等不负责任的言论也陆续地见诸报端,接踵而来的是海外各类传媒对中国佛教界以及中国知名寺庙知名僧人的各类谩骂和诽谤,致使世界许多不明真相的佛教信徒对中国佛教产生误解失去信心。中国佛教自国家宗教政策落实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肆意抹杀。面对海外媒体、互联网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诋毁,中国佛教界该如何应对?中国寺庙该如何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中国的僧人如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佛教寺院的管理如何与时俱进?一连串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索,需要我们总结和防范。这是新形势、新环境、新社会公共氛围向具有2000余年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的新问题。由此因缘,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闽南佛学院院长圣辉大和尚的倡导下,由闽南佛学院、香港文汇报和厦门大学联合举办的 “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应时而生,旨在研讨加强中国佛教的自身建设,使中国佛教的社会公众形象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更好的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征稿内容

 

以弘扬和谐精神,加强道风建设为主线,研讨21世纪中国佛教如何适应时代赋予宗教的历史使命?如何增强中国佛教公众形象意识?总结最适合中国寺庙管理的先进经验。

 

征稿分标题

 

1、如何提升中国佛教21世纪整体的宗教形象、社会形象、公众形象。 

2、如何增强中国寺庙住持社会公众形象意识,探讨最适合中国寺庙管理的先进经验。

3、实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社会意义。

4、如何化解个别寺庙庙产的商业化经营在社会上的负面影响?

5、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最佳途径的研讨。

 

★投稿说明

unwG)?jN

1、来稿一律使用Word文档,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

话及电子信箱,以2800字左右为宜,并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严禁抄袭,文责

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欢迎赐稿。hEOl)

2、当您收到此邀请函的时候,您已经作为嘉宾邀请参加本次论坛,所有旅差费用由主

办方承担。具有建设性建议、社会影响力、个人独特观点、希望有关部门重视或解

决的论文将在香港文汇报公开发表,论坛所有论文均在本次论坛论文集中刊出。

3、本次论坛组委会尊重所有赐稿者的辛勤劳动,不对所有来稿进行任何修改,忠实原作。

4、本次论坛举办时间为2007912-14日,举办地点:厦门.南普陀寺。

5915做为贵宾乘机前往湖南株州参加炎帝万人公祭,17日活动结束。

6、投稿地址:    E-mail:  wwpzcb@126.com©

联系人: 刘宝珠    电话:13318807395

     净心法师  电话:13606043091

 

 

 

最新更新
最新图片
热点新闻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闽(2022)0000006
备案序号:闽ICP备09050516号-1
地址:思明南路515号 (厦门南普陀寺内,闽南佛学院旁)
Copyright 2022 中国·厦门市佛教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